第二节 排便护理

考点1 大肠的运动

袋状往返运动(最常见)、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蠕动、集团蠕动。

考点2 排便活动的评估

  • 排便的评估内容

①排便次数:成人每天排便1 ~3次,婴幼儿每天排便3~5次。每天排便超过3次(成人)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如腹泻、便秘。

②排便量:正常成人每天排便量约100 ~ 300g.

  • 粪便的性状

①形状与软硬度:正常人的粪便为成形软便不粘连。便秘时粪便坚硬,呈栗子样;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时可为稀便或水样便;肠道部分梗阻或直肠狭窄,粪便常呈扁条形或带状。

颜色:正常成人的粪便颜色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的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食用大量绿叶蔬菜,粪便可呈暗绿色;摄入动物血或铁制剂,粪便可呈无光样黑色。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色便提示胆道梗阳;暗红色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果酱样便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见于痔疮或肛裂

③内容物:当消化道有感染或出血时粪便中可混有血液、脓液或肉眼可见的黏液。肠道寄生虫感染病人的粪便中可检出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

④气味: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严重腹泻病人因未消化的蛋白质与腐败菌作用,粪便呈碱性反应,气味极恶臭;下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病人粪便呈腐败臭;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类便呈腥臭味;消化不良、乳儿因糖类未充分消化或吸收脂肪酸产生气体,粪便气酸性反应,气味为酸败臭。

考点2 影响排便因索的的评估

生理(年龄个人排泄习惯)、心理、社会文化、饮食与活动、病理等因素均可影响排便。

考点3 异常排便的评估

①便秘:指正常 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或常有排便不尽感

②粪便嵌塞:指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常发生于慢性便秘的病人。

③腹泻: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

④排便失禁: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的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

⑤肠胀气: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

考点4 便秘病人的护理

  • 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拉上窗帘或用屏风遮挡,避开查房、治疗护理和进餐时间,以消除紧张情绪,利于排便

  • 选取适宜的排便:除非有特别禁忌,最好采取坐姿或抬高床头,利用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病情允许时让病人下床上厕所排便。对手术病人,在术前应有计划地训练其在床上使用便盆。

  • 腹部环形按摩顺时针按摩。

  • 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

  • 使用简易通便剂:常用的有开塞露、甘油栓等。

  • 灌肠以上方法均无效时,遵医嘱给子灌肠。

  • 健康教育:

①帮助病人重建 正常的排便习惯。

②合理安排膳食。

③鼓励病人适当运动。

考点5 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①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

②去除引起肠胀气的原因。 如勿食产气食物和饮料,积极治疗肠道疾患等。

③鼓励病人适当活动。协助病人下床活动如散步,卧床病人可做床上活动或变换体位,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肠胀气。

④轻微胀气时,可行腹部热敷或腹部按摩、针刺疗法。严重胀气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或行肛管排气。

考点6 灌肠法

1.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2.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

3.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

a)解除便秘、 肠胀气。

b)清洁肠道。 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c)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 减轻中毒。

d) 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考点7 大量不保留灌肠

  • 成人每次500——1000ml,小儿200 500ml,温度一般为 39 -41°C,降温时为28 -32°C,中暑时为4°C;成人插入7-10cm,小儿4-7cm,保留5-10min。

  •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

Ⅰ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

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衰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0. 9%氯化钠溶液灌肠。

Ⅳ准确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

Ⅴ灌肠时病人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Ⅵ过程中严密灌肠病情变化,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适,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取急救措施。

考点8 小量不保留灌肠

  • 小量不保留灌肠温度为38"C,插入深度为7-10ml,液面距肛门30cm。常用溶液“123"溶液: 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

  • 小量不保留灌肠注意事项:

Ⅰ灌肠时插管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灌肠液注入的速度不宜过快。

Ⅱ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尾段,防止空气进入肠道,引起腹泻。

考点9 保留灌肠

  • 保留灌肠的目的

a)镇静、 催眠。

b)治疗 肠道感染。

  • 保留灌肠液体量不超过200ml, 温度38°C,插入深度为15-20cm,保留1h以上,液面距肛门30cm。

  • 保留灌肠以晚上睡眠前灌肠为宜,因为此时活动减少,药液易于保留吸收

  • 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富部,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
  • 插管戴手套, 润滑肛管前段,排气后轻轻插入肛门15~20cm,缓慢注入药液

  • 注意观察病人反应消毒双手,嘱病人尽量保留药液在1小时以上

  • 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

Ⅰ保留灌肠 前嘱患者排便,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收。

Ⅱ对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应了解清楚,以确定患者的卧位和插人肛管的深度。

Ⅲ保留灌肠时肛管选择要细且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以减少刺激,使灌入的药液能保留较长时间,有利于肠黏膜的吸收。

Ⅳ肛门、 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