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隔离技术

考点1 隔离技术概述

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 清洁区: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室等

  • 潜在污染区/半污染区: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 内走廊

  • 污染区: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病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等

  • 两通道: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

  • 缓冲间: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

考点2

如何加强隔离病区的三区管理:

1.病人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

2.病人或穿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

3.各类检验标本应放在指定的存放盘和架上。

4.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

5.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按规定穿隔离衣,戴帽子口單。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有用物备齐,有计划并集中执行以减少穿脱隔离衣的次数和刷手的频率。

6.离开隔离病区前脱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脱帽子口罩。

7.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考点3 隔离种类及措施

标准预防(名解):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排泄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性因子的原则,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 接触传播:定义:是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a隔离病室使用蓝色隔离标志。b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原则上禁止探陪。c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处置防护服。d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e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均应先灭菌,然后再进行清洁、消毒、灭菌。

  • 空气传播:定义:是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a隔离病室使用黄色隔离标志b 病人的隔离:相同病原引起感染的患者可同居一室,通向走道的门窗必须关闭。为患者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严格空气消毒,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灯照射或消毒液喷洒,每天1次。c医务人员的隔离: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 飞沫传播:定义:是对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及非典等特殊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a隔离病室使用粉色隔离标志。b相同病原引起感染的患者可同居一室, 通向走道的门窗必须关闭。为患者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c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d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 保护性隔离:定义: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订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严重烧伤、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及免疫缺陷等患者。1、设专用隔离室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隔离,室外悬挂明显的隔离标志。病室内空气应保持正压通风,定时换气。2、进出隔离室要求凡进入隔离室内人员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及拖鞋;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入隔离区域;接触患者前、后及护理另一位患者前均应洗手。3、污物处理病人的引流物、排泄物、被其血液及体液污染的物品,应及时分装密闭,标记后送指定地点。4、探陪要求凡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包括工作人员均应避免接触患者;原则上不予探视。

考点4 隔离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 口罩: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不应一只手按压鼻夹。注意事项:1.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 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2.纱布口罩使用2~4h应更换,一次性口單使用不超过4h。
  • 隔离区:1.隔离衣的衣领和隔离衣内面视为清洁面。2.系衣领时袖口不可触及衣领、面部和帽子。3.系腰带时, 手不可触及隔离衣的内面。4.不再穿的隔离衣,脱下后清洁面向外,卷好后投入医疗污物袋中或回收袋内。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①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②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③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注意事项:1.隔离衣只能在规定区域内穿脱,穿前检查有无潮湿、破损,长短须能全部遮盖工作服。2.隔离衣每日更换, 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3.穿脱隔离衣过程中避免污染衣领、面部、帽子和清洁面,始终保持衣领清洁。4.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不得进入清洁区,避免接触清洁物品。5.消毒手时不能 沾湿隔离衣,隔离衣也不可触及其他物品 。6.脱下的隔离衣如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

  • 防护服:1.穿防护服的顺序:穿下衣-穿上衣-戴帽子-拉拉链。2.脱分体防护服的顺序:拉开拉链-脱帽子-脱上衣-脱下衣 3.脱连体防护服的顺序:拉开拉链-脱帽子-脱衣服(先脱袖子,再由上向下边卷边脱) 注意事项:1.防护服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穿脱,穿前检查有无潮湿,破损,长短是否合适。2.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病人时,防护服可连续使用;接触疑似病人时,防护服应每次更换。3.防护服如有潮湿,破损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